(1)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结构变化的需要
我国零部件产业是在商用车零部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比较完善的商用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体系。在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除了个别企业在拓展乘用车零部件市场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以外,多数企业零部件投资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甚至失去了技术升级的机会。因此,我国零部件产业应该在“以商用车求生存”的基础上,迅速转向“以乘用车求发展”上来。
(2)研发能力不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研发能力是零部件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十分重视研发能力的建设和投入,如韩国万都、德国贝洱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达到销售收入的6%~7%,同时也具备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研发体系,如贝洱的6个阶段7个步骤。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列入产品目录的汽车产品才6504种,到了1998年,汽车产品就有了6大类19565多种,仅2002年,各整车企业就推出新车型97种之多。所以,在全社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今天,必要的基础研发、产品研发能力是成为一级供应商的必要条件。尽管部分企业参照国际标准建立起了试验室,拥有比较齐全的试验设备,但大多数试验装备未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研发能力还停留在适应性研发的水平。
(3)营销能力不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
一是过分依赖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对市场的作用。确实,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对市场销售的作用十分重要,但销售工作毕竟只是企业营销的一个环节,企业内部体制和机制对销售部门、销售人员有效、快捷的呼应和支撑作用不能忽视。
二是重视已有市场的占有,忽视潜在市场的前期开发。随着同步研发的展开,零部件企业必须密切跟踪整车企业的发展规划,力求在概念研发阶段就主动参与,先入为主,扩大市场。
(4)制造能力不适应用户对质量的需要
我国零部件绝大多数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的第三方认证,有的企业还通过了QS9000或TS16949质量体系标准的第三方认证,但总的说来,制造能力的不足是质量控制最薄弱的环节。国际先进的零部件企业,交付不良品率都在100PPM以下,而我国零部件企业要达到这一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5)成本控制能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整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价格战是经常被使用的手段之一,整车企业必然将价格的降低向零部件供应商转嫁。同时,在QCDS或QCDD的竞争原则下,成本因素是最好量化的因素,也是市场竞争中最敏感的因素。而成本控制能力却不是我国零部件企业的优势。
美萍汽配管理软件http://www.mpsoft.net/mpp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