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餐饮饭店 酒吧行业 西餐咖啡 餐饮文化 茶楼茶馆 美容美发 日用超市 洗化用品 办公文具 玩具用品 孕婴用品 蛋糕西点 电脑行业 手机行业 服装鞋帽
医药行业 眼镜行业 图书音像 房产中介 汽车行业 健身行业 干洗行业 酒店宾馆 洗浴休闲 礼品饰品 足浴足疗 五金建材 歌厅娱乐 婚纱影楼 教育培训 网吧行业
足浴疗法
[日期:2008-05-20]  来源:    作者:佚名

    足浴疗法属足疗诸法中的一种,也同属中医外治法。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古人曾经有过许多对足浴的经典记载和描述: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又在诗中写道“它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陆游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浇汤”。
  清朝外治法祖师在《理论骈文》道“临卧濯足,三阴皆起于足,指寒又从足心入,濯之所以温阴,而却寒也”。
  古人曰“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故事: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妇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都运用足浴来强身健体;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近代京城名医施今墨也是每晚比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可见足浴在中华养生保健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足浴保健在今天更是蔚然成风。
  虽然中华文明史已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但这一中华传统保健术之精华并未因此而被人们遗弃,相反它不但被继承下来,而且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今天它仍然是一种深得人心的保健养生方法。随着药物副作用的增多和药源性疾病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崇尚自然保健法。作为绿色疗法其中之一的足浴疗法,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舒适,效果显著,近年来由北往南再次掀起广泛流传,满街林立的足浴屋就是对足浴保健效果的最好佐证,但随着足浴屋自身的不规范和更多的人们从省市、经济、卫生的角度考虑都又购买专业家用足浴盆,在家自行保健,足浴走进家庭化时代,并逐步成为人们(尤其中老年人)家庭自我治疗和保健的主流。足浴这已有3000年历史传统的保健方法在当今又蔚然成风了。
  足浴保健原理:
  足浴保健疗法是足疗诸法中的一种,它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足浴保健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足浴疗法和足药浴疗法。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足浴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有人做过测试,一个健康的人用40℃-45℃的温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男性为13-18倍。可见,足浴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
促进新陈代谢:足浴可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的机能,促使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消除疲劳: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劳。古人从实践中早已总结出热水足浴来消除疲劳。
  改善睡眠:足浴可通过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消除疲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
  调整血压:足浴可扩张足部及全身细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使植物神经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从而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的自觉症状。
  另足浴还具有养生美容,养脑护脑,活血通络等一系列保健作用。
热水+水流+气流+振动按摩=热水足浴人体踝部以下有60个穴位。“热水足浴”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加上气流、按摩作用,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温熙脏腑,增加人体抵抗力作用。
    当体内组织器官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代谢废物乳酸等积蓄增多,进入大脑组织,使人产生疲劳感时,“热水足浴”可令代谢废物从体内排出,疲劳消除。还有助于安神祛烦,催眠入睡。“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人体脚部距心脏最远,局部血流相对缓慢。冬春季节,下肢特别是脚总是感到特别寒冷。“热水足浴”可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祛寒保暖;还能防止脚裂和冻疮。
    “热水足浴”加速血液微循环,舒筋通络,和气活血。坚持每天热水足浴,可有效防治风湿关节炎、静脉曲张、下肢水肿、麻木、四肢不温及足癣等症状。
    每天坚持“热水足浴”30-40分钟,可调节和平衡人体分泌、舒展紧张神经、防治神经衰弱,改善失眠。
    “热水足浴”,可改善血液循环,天天坚持,全身血流畅通,一通百通,有效防止脑血栓和眩晕,同时也能防治夜尿频、便秘等症。
    天天坚持“热水足浴”,可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分解体内脂肪,以达到减轻体重和美容的目的。
    “热水足浴”,可改善人体自我调节机能,使身体达到衡气活血自我平衡。有效防治高血压,血脂高和动脉痉挛病等。
    每天坚持用40℃-45℃的热水足浴30分钟,可令全身血液循环加快13-15倍,活跃末梢神经,增强记忆,延缓人体衰老,更有效防止人体各种血管疾病。早足浴,早健康。
  足浴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应注意事项:
  先将脚放入37℃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浴足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蹉动。浴足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40分钟较适宜,这是普通热浴足方法;还有中药热浴足方法:每次足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兑水稀),然后按普通热浴足的方法进行。还有足浴时要注意:
  第一、足浴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既防止水温过灼伤皮肤,尤其是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同时凉水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而有利健康。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第二、足浴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足浴时间内水温要保持,尤其进行足浴治疗时,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第三、足药浴时,如给予足部以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有条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热和按摩功能的足浴盆进行足浴,效果更佳。
  第四、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第五、足药浴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病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
  第六、足药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药治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第七、有传染性皮肤疾病者,如足癣病人,应注意自身传染和交叉传染的可能。同一家庭成员,最好各自使用自己的浴盆,以防止交叉感染或传播传染病。
  第八、在进行足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头眩。出现上述症状时,可用冷水洗足,使足部血管收缩,血流充分流向头部,消除头部急性贫血,缓解症状。
  第九、有出血等症状患者,不宜足浴。
  不适合足浴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小孩(应在成人帮助下使用);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就不适合足浴。
    足浴就是用水泡脚,是我国民间历代相传的一种养生方法。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睡前一盆汤”看作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措施。
    祖国医学认为,脚为足三阴经(脾、肝、肾)之始,又系足三阳经(胃、胆、膀胱)之终,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足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足部血脉通畅,有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足浴有热水足浴和冷水足浴之分,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
    热水足浴,可用50℃左右的水浸泡双脚(浸泡至踝关节为度),浸泡时间每次约20分钟。这相当于艾条温灸足部穴位,可以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温润脏腑的作用。以热水泡脚来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的反馈可起到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冬季用热水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冻疮的发生。长途行走或剧烈运动后,热水泡脚可减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于消除疲劳。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对中枢神经系统能产生一种温和的刺激,促进大脑皮质进入抑制状态,使人安然入眠。
    冷水足浴,水温要逐渐降低,一般可从20℃慢慢降至4℃左右,并可从秋季开始用冷水泡脚,一直坚持到冬季。每次足浴前先用手摩擦足部,使足部变得温热,然后双足浸入冷水中,再用两足相互不断摩擦,直到足部潮红。每次约5分钟,可早晚各进行一次。冷水足浴不仅使足部血管强烈收缩,而且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也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冷水足浴还能促使鼻粘膜的温度升高,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冬季可预防感冒。但需注意的是,冷水足浴后应立即擦干和保暖。
    足浴保健
    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人有脚,就好像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对人体的养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视和研究。其中“足浴”更以其简便灵验的特点,盛行千载而不衰。古书《琐碎录》中称:“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文坛巨匠苏东坡、陆游等留有“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的诗句。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我国民间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这是颇有道理的。
人们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国外医学专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相连,脚掌上还有通往全身的穴位,脚心上有个涌泉穴,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所以按摩脚心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 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至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按摩的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浴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膝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时用左手,交替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拇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之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纠正妇女子宫体位。所以,足浴后按摩脚底、脚趾具有重要的保健医疗作用。尤其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足浴时,在热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可防治脚癣、脚干裂、脚臭、脚汗过多、足跟痛、冻疮、下肢浮肿麻木、四肢不温、行动无力、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及夜尿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