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其中需求最大、购买力最强、羽绒服普及率最底的3~5个县(市)进行重点推广,其他作为战略市场,做次要推广。在所选择的3~5个县(市)中再选择重点乡、村作为重点推广,其余市场只在县城做推广活动。资金分配按照2:8原则分配(即20%的重点市场占用推广资金的80%,其余80%市场占用20%的推广资金)。
★概念定位(根据市场特点选择性诉求)
1、产品机理概念——暖暖和和过一冬!
2、利益概念——实在温暖,仅卖×××元!
3、精神概念——这个冬天不太冷!
4、承诺概念——冬天里的一把火!
5、促销概念——便宜过冬,何乐不为?!
6、总诉概念——这个冬天不太冷!
★主题诉求定位(根据市场特点选择性诉求)
1、独特销售主张:便宜过冬,何乐不为?!
2、品牌个性主张:冬天里的一把火!
3、品牌形象诉求:这个冬天不太冷!
4、品牌亲切诉求:暖暖和和过一冬!
5、服务方便性诉求:今年冬天,温暖到家!
6、品牌世界:火、团圆的家庭
五、诉求表现策略
1、系列诉求,层层推进,强化沟通传播,建立强烈印象。
2、诉求形式
A、正面诉求(例:这个冬天不太冷!)
B、压迫式诉求(例:没有羽绒服的冬天……)
C、黑色幽默诉求(例:这样会“着火”!)
六、媒体策略
1、媒体重组:迎合农村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主要采用墙体广告和DM单张作为主要宣传工具,其次配合“送温暖到农村”等公益性演出活动、海报、现场广告牌等。
2、以报媒做层层推进的密集诉求,建立强烈印象。报媒选择要迎合农村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如《河北广播电视报》、《燕赵晚报》等。
3、报媒发布软文、硬性广告兼施,穿插事件新闻,主要选择休闲、娱乐、运动版。版面安排需保证唯一性、排他性。软文则完全以亲人、朋友的口吻出现。
七、相关事件行销
1、学生开学、教师节(9月10日)
第一步:9月7日、8日在报媒上刊登悬念广告——“寻觅有缘人!”。
第二步:9月9日在报媒上刊登广告——有缘人,分文不取!——觅缘 羽绒服,缘系灵魂工程师!
第三步:9月10日在报媒上刊登广告——莘莘学子跃龙门,谆谆教诲系心棱。寒窗苦读谁人伴?今日觅缘念师恩。
第四步:9月10日在所选择的主要市场中选择2——3个规模较大的学校(最好是高中或大中专院校),利用学校为教师评优之机,为优秀教师赠送羽绒服。(邀请新闻媒体参加)
第五步:9月11日之后,新闻陆续在石家庄主要媒体刊登,同时“觅缘”羽绒服形象、促销广告陆续刊登。
2、终端促销——觅缘反季狂中狂!(9月中旬——10月中旬)
针对销售终端执行本促销活动。
当日所售羽绒服底价为50元,每卖出十件价格递增50元,250元为封顶价格。即第一件到第十件销售价为50元/件,第十一件到第二十件100元/件,第二十一件到第三十件为150元/件,第三十一件到第四十件为200元/件,第四十一件以后为250元/件,此为单一品种,其他品种按原价销售。
3、“今年冬天温暖到家”大型公关活动、促销活动(10月中旬——12月底)
在所选择的主要细分市场中选择重点乡、村进行现场演出,同时厂家在演出现场进行厂家直销活动。当日所售羽绒服底价为50元,每卖出十件价格递增50元,250元为封顶价格。即第一件到第十件销售价为50元/件,第十一件到第二十件100元/件,第二十一件到第三十件为150元/件,第三十一件到第四十件为200元/件,第四十一件以后为250元/件,此为单一品种,其他品种按原价销售。
4、以旧欢新(2003年1月——库存销空)
以旧换新不一定用旧羽绒服来换买新羽绒服,也可用老式棉衣、棉裤或棉被等相关过冬用品换买羽绒服。厂家所得陈旧的过冬用品一律用来捐助灾区或贫困山区。活动前期邀请新闻媒体及其它相关部门关注及支持,以造成三次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