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要不留后路,才能义无反顾往前冲。虽然看起来,王团就算失败了,也因为父母是他的“货源”,他能重回“温室”,但他自己知道,生意场上无父子,他输了,也要全部自己承担。这才是真正的创业。 市场潜力 店里一些货目前在深圳并无同类产品,因此有获得市场的先机。 一些货在深圳虽有同类产品,但店里的产品有很大价格优势。 风险提示 最大风险在自己身上,如何进行宣传、业务员推销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方式要在经营中慢慢磨练出来。 目前从西安送货到深圳,进货出货的渠道仍难以畅通。 一旦生意做开了,开始有批发业务,就涉及到产品运输成本上升问题,这一点也需要找到解决的方式。 王团一点也不像生意人,但他偏偏是生意人。这个化学、计算机双学位大学毕业生,放弃留学,从西安千里迢迢跑到深圳,在“湾仔流行港”开了一个“心家居”店,专卖家居布品。在繁荣的深圳,虽然前几个月只能每月赚到2000元左右,他却心安理得并且信心十足,他说,很多人把家居布品当工艺品卖,因此价格不菲,他就在其中找到一个新的定位:保持同类产品水准、降低价格,把工艺品与实用品结合起来。 与父母合伙创业 王团毕业了2年。这2年里,他做的是IT行业,并没有涉及到管理、经营方面。在被形容为“适合工作不适合创业”的西安,本性就不“安分”的王团觉得自己苦闷到极点。 王团家在西安有个小作坊,做的就是各种布品———被套、桌布、窗帘。在旅游胜地,许多外国、港澳的游客都将他们的成品当作工艺品收藏。像王团所说的:“10个游客走过,会有八九人停下来看,而其中又会有6个或7个买走我们的布品。” 然而,在西安,毕竟只能做些小买卖,如果是在与这些游客“贴边”的深圳,能否做大买卖呢?今年初,王团到了深圳,之前向父母打了借条,借第一批货,与他们签了合作契约。生意场上,只当彼此是合作伙伴。 零售不是长久之计 聪明的王团,到深圳做的第一步就是市场调查。他发现,深圳的布品价格非常昂贵,就算是一些质量低档的货,也打出极高的价格。对比货种,他又发现,自己很多货在深圳根本找不到———这就应该是自己打出市场的卖点! 既然与市场货品有不同,那能不能为顾客接受?王团决定先做试探。他在一个新兴的商场租下了不到10平方米的铺位,摆出一部分货品。这个商场定位比东门大部分店稍高,虽然不能与大商场媲美,但也能招揽一些中档水平的“新新人类”。 然而,在这样的商场里,这些近似“奢侈品”的东西毕竟还是客源有限,看的多,买的少。但是,王团在其中却已经获得他想要的信息了:深圳这里有潜在消费群,但是,单靠零售,绝不是长久之计。 上门推销打开局面 王团开始了“多方奔跑”,他上门到各个工艺品店或家居店,推销自己的产品。既是外来人,又不熟悉深圳情况,在推销的日子里,他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遭到多少拒绝。 但没有人敢轻视这个大男孩的毅力。他就像自己说的,什么事都要尽全力。一家不感兴趣,他就跑两家,这段时间里,他说了很多话,从一个不善言语的“大孩子”,变成了一个必须时刻懂得抓时机推销自己的人。 慢慢地,才两三个月,很多行内人已经知道了这个“拼命三郎”,甚至有香港的商人到他的店里来,要求和他合作,把他的货带到香港去。 王团知道自己离成功还很远,但“路是走出来的,而做事情不给自己后路,心态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