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寻找出路 改变陶瓷制造业盈利模式

[日期:2008-12-16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都出现了同样的困难状况,佛山陶瓷制造业,浙江的制鞋业等有不少企业外迁,甚至倒闭,曾经辉煌一时的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如今正在出现恐慌。
  为什么会出现恐慌?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曾经的优势,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廉价出卖资源,大幅牺牲环境价值,并且降低税收,但是,这永远都不会是长久之计,在这一系列的优势和政策下,中国只赚得了一个:制造量第一的结果。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其产值第一,具体到建筑陶瓷的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是:数量中国第一,而产值意大利第一。再论其他,深圳的钟表占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但与世界主要工业产品的制造基地相比,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珠三角,长三角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即盈利模式是生产制造。中国做制造,牺牲了环境和资源,还有廉价的劳动力;而发达国家在做品牌、设计、研发、销售和大物流,从整个制造业来看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却只占产值的10%,而发达国家却占90%。

  现代制造业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包括品牌建立,研发、设计、制造、组装、采购、库存、营销、运输等环节。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同,所包含的价值不同。一般说来,品牌,研发、设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高,制造其次。品牌,研发、制造等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环节往往不掌握在我们手中,产品的的制造加工报酬较低,加上跨国公司研发和品牌经营两端的挤压,附加值很小。

  转变中国现行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是掌握品牌,研发设计、制造等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环节。我国政府看到了这种廉价经济的实质,大胆提出了经济转型的要求。但是,我国政府逐步出台的政策使得制造业转型还没有做到,却出现了较大问题:首先,新劳动法出台—— —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提出节能减排;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 —提高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特别是对其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将落实到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上,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经济下滑,通胀,特别是油价的大幅度提高,使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提高。这使得我国制造业成本大幅度提高,失去了以往的市场优势,中国制造业就失去了竞争力。

  一旦优势丧失,面临的危机就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也需要地方政给转型以强有力的支持。只有提高设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链整体经营能力才是企业的出路,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品牌优势转变。在此,要着重指出,企业改变经营模式是必须的。而政府此时只是施加压力迫使企业经济转型,显然不是个明智的办法。

  “转型”对制造业的企业来说,十分艰难,还需要很多的条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是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目前,有关产业的转型更多是体现在政府的大动作上:香港政府为了支持港企的转型,将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东莞集10亿基金帮助企业转型,佛山也提出帮企业提供银行贷款,央行也提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从以上的种种举措来看,政府无疑将加大对企业盈利模式转型的投入,但是落实到企业层面,跟上这样的转型脚步是很不容易的。

  当我们认识到困难时,我们该如何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并且,跟上发展的脚步,寻找自己的出路,对我们的民营制造企业来讲无疑是一场硬仗,制造业的寒冬就这样来到了。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巨大支柱,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指导帮助企业做经济转型,即加大力度改造现有的市场环境,只是给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是不够的。逼企业自己做经济转型也是不行的。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现有市场经济环境。

  行业经济转型就是要把制造业产业链的产品制造部分,进行整顿。加速建立和转变成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佛山的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和佛山政府在搞的总部经济就是这个意思。把生产移出去,把设计、展览、销售、研究留下,搞大规模的展览中心,搞中国的博洛尼亚陶瓷展,也想在佛山的博洛尼亚陶瓷展上获得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陶瓷订单的百分之多少。

  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高附加值的。它是知识经济的,不用多少物质资源,不用牺牲环境,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但是是高人力资源成本的,高组织管理成本的。而产品制造过程在这里就可以做成环保的,低消耗的,当然这将大大的提高生产制造成本,但是有前面的90%托着它,当然可以做到。

  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如何才能把产品生产的过程转变成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经营管理上有本质的差别。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要有很多的人力资源,要有高水平的组织管理,其中包括品牌建立,设计和产品研制,需求预测和营销网络的建立,项目管理,咨询顾问,展览供销,等等。而单一的产品生产过程,是劳动密集型的,它在生产管理上不用那么多高级人才,那么多咨询策划。或者说不用那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大多数制造企业,在市场预测、信息管理上水平还不高,和国际上的相应水平相差较远,只有些象华为、海尔,似乎可以和国际上的相应企业争一争,可能也是败多胜少,尽管他们在国内已经相当不错。

  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的基础条件是:

  一是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要足够的信息量,要有足够的信息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信息管道建立能力。能够预测市场需求,产品市场的发展,新产品的替代情况,国际经济,地域经济未来3-5年的发展预测。

  我举一个例子,我和中国很强的一些装饰企业,陶瓷制造企业沟通,谈到信息管理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信息管理做得很好。我问了市场竞争信息管理的一类问题。你们所在经营的地域市场,在每年初的时候,是否知道这一年所有较大型工程项目的情况?是否组织收集分析这些信息?是否能够预测未来各地域建设项目的情况,是否知道或预测到未来3到5年中国建设市场的竞争管理政策发展?以及未来3到5(年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变化?等等。这些显然都是制造业发展关键的事,可惜的是这些企业里都没有这些机构,也不懂得如何去做这些工作。而且还认为他们的电脑管理就是信息管理了。一个较强的制造业企业,如果不了解,不能预测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地域经济的发展,不能预测本行业未来市场的前景,从而确定未来市场竞争的战略,这个企业是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的。

  我国市场竞争的信息管理,在制造业里是相当差的。经济转型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和行业的领导协助企业在行业和企业里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让企业有预测市场的能力。然而更差的是很多的行业领导,政府主管部门也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企业做好市场竞争信息的收集和检索以及预测未来的市场,部署企业未来的竞争战略。

  二是资本,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

  经济转型是要钱的,很多的企业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东莞政府组织10亿支持经济转型的基金,这是相当好的例子。佛山能给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融资这也相当好。但是目前贷款收紧的政策,给广大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世界经济大环境变坏,新劳动法出台,循环经济法促进法即将出台,银根收紧等相应的情况使中小民营企业利润出现负数,使这些面临困境的企业不想再投资,这对整个经济转型非常不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的转型,而不是光逼迫他们转变盈利模式。别忘了他已经是中国经济的支柱。

  三是人力资源。这一点尤其重要,我们国家研究市场,懂得市场的人力资源极其缺乏。各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建筑装饰市场为例,三年多双甲企业(设计1级,施工甲级)发展近十倍,中高底级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变得很大,以至人力资源成本大幅增加。经济转型中需要的人力资源,是更高级的人才,政府和行业必须加大力度做人力资源的培训,即使这样也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行业的人力资源够用!也就是说我国制造业经济转型中人力资源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政府如果只是要求企业经济转型,而不在具体问题上加大力度帮助他们,那经济转型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其实政府这些年税收增大的速度和数量,应该有足够能力帮助企业,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速度。对应经济转型需要的人才,政府应该要求院校,政府主管部门结合起来加大力度为市场培训人才。我国的制造业转型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管理高附加值的经营,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原来制造业的管理人才是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人才。

  四是管理。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不是单纯产品制造的管理过程的管理。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品牌建立,市场竞争和设计研发,大物流过程的管理,这一点也是我国企业欠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我国的高等院校不缺这些理论,但是如何帮助企业学会它,特别是让民营企业的老板学会它。别忘了制造业原来的管理是生产过程的管理,而现在要求的是竞争过程,设计,研发,物流,销售过程的竞争管理,是生产链全过程的竞争。

  品牌的竞争,我国的制造业经验很少,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竞争,很多企业想拿廉价的劳动力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很难成功,在产业链上的竞争,劳动力成本是微不足道的,它只是制造过程的人力成本,只有在制造过程的竞争中才起作用。现在东南亚,非洲人力成本都比我们低,制造中心就一定会向那里迁移。但是品牌竞争是搞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地域环境的竞争,是文化和管理的竞争,中国人在这方面还要下大力气才成。所以转型经济是要很多的条件的。政府要努力建造某些环境,帮助企业达到某些条件。帮助企业完成经济转型,光靠企业自己目前很难完成这一工作,或者大部分企业无法完成。

  五是市场环境的问题。是政府要把市场管好,不能让政府的操作更加腐败,游戏潜规则不能过于约束市场操作过程,也就是政府先要有诚信,尽量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的腐败。市场采购过程是腐败最多的地方,招投标过程不合理,使企业寻租更加严重。政府的腐败,严重影响政府的诚信。法律审判,执行的不公正,使得企业没有诚信,结果是群众缺乏道德。法制的环境是经济转型的保证,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力经济转型必然受到打击。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是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这些是政府要尽力保证的。中国的经济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政府对于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在各方面的支持也还是不够的,比如法律执行,合同债务纠纷解决与执行,比如不少的建筑项目是利用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的拖欠资金建立起来的。项目建设中的“老赖”政府在法律上解决的力度不够。比如在劳务工的社会管理上,显然政府管理的也较差。更不要说政府和协会在对市场的信息提供上,有些地方政府和协会基本上不会操作,和无能力为市场提供足够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很多的地域经济环境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政府要想经济尽快转型,就一定要研究如何加快提供转型经济的环境,知识密集型,高科技,知识经济需要一个更高的市场经济环境。政府要用新经济,新市场需要的管理方法,来转型经济。并且要给市场提供足够的信息。政府应该给企业足够的政策优惠。对不能很快转型的企业不能歧视,不能逼他们关门,搬家。不能让这些企业自己承担极大的损失甚至破产,别忘了他们对社会做过贡献!

  目前政府没有做到的很多,我们已无法苛求,企业必须自己努力,行业必须自己努力。企业必须转型,这是国策,否则没有出路!

  目前企业和行业组织应该做的:

  一是建立市场信息管理和预测能力的机构。和大专院校学者专家研究建立相应的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人才。指导企业发展。组织企业和专家共同研究如何应对企业转型这一难关。而不是象以往的高端峰会,主要请某些领导讲些无用的官话。而学者的研究和意见几乎没有时间讲。要让企业家和专家直接沟通。

  二是建立企业自己的市场竞争的信息管理机构,使企业有能力预见未来市场;从而研究适合自己企业转型的办法和目标。

  三是收集和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并且避免流失。

  四是学习研究和建立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而不是停留在以往的老板说了算的管理模式上。这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第一步。

  五是筹集资金,做出自己企业转型的策划方案。

  我以为我国的制造业的经济转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政府要给市场建立合适转型的环境,并帮助企业解决相应的困难。而企业自己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造自己的企业,建立自己企业的未来,对企业而言不转型前面是死路,为了自己的生存,首先是自己的努力。明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实行,有些企业把不符合循环经济法条件的厂迁移的偏远地区,那么我想问你,明年,后年,大后年,你的那些厂还往哪里迁移?

录入:mp031

上一篇:分析直面中国家具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定位关注品牌

下一篇:看看涂料行业大洗牌:恐龙之忧vs军蚁之优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