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的货品配置
适销对路、色码齐备的货品是赢得好的销售业绩的基础条件,也是店铺管理中的基本内容。如果把终端比作战场,那货品就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武器。不同价格、款式、档次的商品结构会直接影响到店铺的定位。
店铺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因此店长要通过对销售状况的时刻关注来了解市场的需求,成为货品组合的专家,主动、积极地做好老板的参谋。而老板则要更多地征求店长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应该在每季订货会时带上店长一同参加。
店铺货品通常可以参考以上的“商品结构金字塔”来进行配置。所谓跑量产品是指风格大众化、价格相对低廉、消费者需求较大的产品,销售此类产品所获得的毛利一般可维持店铺的日常费用,所占店铺商品总量的比例一般不超过60%;利润产品是指具有品牌风格、消费者需求有一定个性、中高价位的产品,此类产品的销售可成为店铺获利的主要来源,一般占商品总量的30%-50%;形象产品是指概念化的、具有明显品牌风格、价格较高的产品,这类产品在店铺中必须要配置,但一般不超过总量的5%。(见下图)
对每个店铺而言,产品金字塔中各类产品的比例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店长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调整。一般还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
所处商圈——若是在人口流动较大的闹市区,则产品线可以拉长一点;在人口流动较小的住宅区,则产品线短一点,适当增加利润产品的比例。
商场定位——尽管品牌都有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但还要根据所在商场的定位来重新组合商品。若是大众化定位的商场,则要提高跑量产品的比例;若是较时尚高档的商场,则应适当增加形象和利润产品的数量。
店面条件——80平米的专卖厅与20平米的专卖柜在产品组合上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别。空间越大,越能够通过产品的展示来体现品牌的个性。同时,进行产品配置时还要充分考虑库房条件,品种越多,对库房的面积要求越大。
二、货品的质量控制
说起产品的“质量”二字,总觉得这是应该由工厂来全权负责的,其实不然。产品在到达消费者之前,作为恒源祥的一员,我们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终端)都应该对质量负责。同时,产品的质量并不仅仅是指它的服用性能,还包括它的包装、形象等。
对店铺而言,我们要从销售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来分别进行质量监控。
销售前:每一次收货时,必须对货品进行抽检,检查的内容包括标识是否齐全、包装是否有破损、防伪贴是否遗漏、产品是否有瑕疵等;
产品上柜、出样前,必须进行熨烫,防止折痕,并检查商标、吊牌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准确。
销售中:当顾客需要试穿时,在将衣服递给顾客前要快速检查一下是否有污渍、瑕疵、跳针等质量问题。当顾客试穿完毕后,必须要将衣服清洁整理后方可重新上架或储藏。
销售后:当顾客确定购买后,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最后一次的详细检查。从下图的消费者购物兴奋指数曲线可以看出,消费者在决定要购买的瞬间的兴奋指数是最高的,而购买当天晚上的兴奋指数是最低的。如果顾客购买回去后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则会大大提高退换货的概率。因此,我们的终端销售人员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让顾客把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带回家,尽可能让他们的兴奋指数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否则,侥幸地将一件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销售出去,消费者愿意来退换货尚是我们的幸运,很有可能我们就此永远地流失了一个忠实的顾客,而且通过口碑传播,会有更多的潜在顾客对我们的品牌失去信心。
三、店铺的货品陈列
当货品的组合无法改变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陈列的视觉表现手法,运用各种道具来展示我们品牌的风格和产品特性。一盘同样的货品,通过陈列的改变,可以提高销售额的15%。通过调查发现,人是通过五种不同感官来接受信息,其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味觉和触觉占6%,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陈列工作。不要仅仅把陈列当作是简单的产品出样,而是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吸引顾客进店,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些简单的陈列技巧和原则:
1、依照色彩分类
人在初看时的前20秒,对物体形体的注意力为40%,对色彩的注意力为60%,5分钟后,形体和色彩才各占50%。商品的色彩是顾客进入店铺首先注意到的,色彩展示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顾客对商品的购买行为。
色彩分类的总体原则:
依光谱色彩排列
当色彩比较繁多时,可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谱顺序由左向右排列,然后把白、黑、褐色等明亮度高的颜色排在左侧。因为彩虹七色排列是大家最熟悉的色彩排列,令人有亲切感。
以明亮度高低来排列
在同一色系的商品有明亮度高低之分时,按照明亮度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如果是叠装的产品,可以将明亮度高的放在上方,明亮度低的放在下方。
不同色系应遵循冷暖搭配
如果是不同色系的商品,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搭配,注重暖色调、冷色调的归类,冷暖色调间可用中性色进行过渡。暖色为红色、橙色、黄色,冷色为蓝色、蓝绿色、蓝紫色,中性色为黑色、白色、灰色、黄绿色、绿色。
2、按照区域划分
按照商品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区域划分的方法来进行陈列,并参照两条原则:
A、中国消费者通常有向右行走的习惯
b、进店后通常习惯以逆时针方向浏览
若以宽8m×深5m及宽4m×深7m的专卖店为例,可将店铺陈列划分四大区域:
卖场展示——区形象产品\新到货品
商品表现——区主推产品\利润产品
商品补充——区主销产品\跑量产品
商品衬托——区过季、打折产品
3、多样化陈列
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陈列方式来进行,同时,也可使陈列面更具有立体感:
·叠装:
同季、同类、同系列产品陈列在同一区域;
拆去外包装,薄装每叠4件,厚装每叠3件;
每叠服装间距设定在10-13cm左右;
上衣类折叠后的长宽比例约为1.3:1。
·侧向挂装:
挂装展示的服装必须经过熨烫,上装吊牌统一在前胸或后领口;
同一挂杆上衣架必须相同,挂钩方向一致向里或向外;
挂钩之间的间距必须一致,一般不少于3公分,服装最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少于15cm;
若为同一款式,从左至右,尺寸应从小到大排列。
·正面挂装:
根据顾客走向,从外场至内场,由浅至深排列;
过季或打折产品挂装必须选择独立区域,并有明确标志。
4、常换常新
店铺陈列一定要保持常新常变,平均2-3周重新规划一下货品的布置。特别是一段时间内没有新产品的话,更需要经常变化一下店内陈列的格局。对于顾客来说,只要是第一次看到的都是新产品,因此需要不时地将样品进行“翻新”。同时,再受欢迎的产品,若库存已经很少,也要从模特身上撤下,避免占用宝贵的展示区。
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顾客的喜好建立在我们导购人员个人的喜好上。有时候,一件产品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导购人员不喜欢它。
5、方便化
店铺陈列必须要遵从方便化的原则:要让顾客能方便进入、方便购物、可自由比较商品、可自由选择商品。
店铺内的通道在1-1.2m之间最合适,最窄不得低于0.7m,不能出现死角。
人的视线高度在0.8m-1.7m之间是最容易看到的,其中0.8m-1.25m之间是黄金位置,也是最容易触摸的位置,因此,要控制好陈列样品的高度。在0.6m以下的区域,一般用于放置库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