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营销,就是要以处方药产品特性和临床价值为核心,提炼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卖点,通过多渠道与目标受众(医生为主)沟通,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提高处方水平,优化治疗方案),最终实现产品推广销售,并最终实现品牌忠诚的营销模式。
以往的处方药营销模式,追求短期速效,方式以带金销售、人员推动为主,缺乏系统性;学术营销则更注重长期效应,目标是持久盈利,方式以推拉结合,注重短期销售和品牌效应的积累,更在乎整合性。
可以说,学术营销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成熟、高效、权威的营销系统,通过向上下游整合研发资源、学术资源、人力资源、渠道资源等,快速有效地把新产品推向市场,做成领先产品。分析外国制药巨头成长史,莫不如是。
笔者认为,学术营销,可概括为四个组成部分:媒体性学术活动(广度)、会议性学术活动(深度)、人员学术活动(精度)、临床学术活动(忠诚度)。
A、媒体学术:广度传播,高效拉动
处方药媒体传播,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处方药可在大众媒体做广告,当时的策略是“大众媒体+终端推动”。
第二阶段,大众媒体广告禁播,处方药以推动为主。
第三阶段,反商业贿赂促使“挂金销售”模式萎缩,媒体“拉动”地位日益重要。策略转型为“专业媒体拉动+会议和临床推动”,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那些既往忽视专业媒体价值的药企,应该摆上战略地位。整合医药专业媒体,在高空做好学术信息传播、企业公关宣传,进行品牌建设。先行者如新谊、正大天晴等,效果显著。
从发行量、终端覆盖面、影响力、到达率等方面考量,《健康报》、《医学论坛报》、《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中华医学会的“中华”、“中国”系列杂志,特别重要。
其中,报纸媒体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发行频次和曝光率高,可以软硬结合。对进行产品宣传和企业形象塑造效果较为明显。
医学专业杂志,以科室为单位,如内科、外科等,针对性较强,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相应科室,针对性选择,也能取得一定的传播效果。
在传播内容上,以产品策划为基础,以提高医生临床用药价值为核心,通过传播,实现“认知-知识-倾向-试用”的目的。用学术论文、临床综述、产品软文、知识竞赛等丰富的形式,体现产品的专业性、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安全性等;同时可配合产品硬广告,进行软硬结合的综合宣传。
媒体传播需要长期积累,才可以深入人心。如果希望上媒体后,销量能够立刻快速增长,是不现实的。
除纸质媒体外,网络媒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会用网络媒体,如“好医生”“丁香园”等媒体,都能实现对广大医生的覆盖。
其余媒体,可通过刊物、直邮、服务热线等。
在媒体传播中总原则是,认真分析产品临床价值、医生处方习惯,提炼富有竞争力的差异化卖点。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进行产品学术传播。同时,与地面的会议学术推广、临床推广互动,增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