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国百货业:魔棒能否击碎咒语?

[日期:2008-12-15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成为趋势,从2004年12月开始,中国流通领域已经全面对外开放。面对咄咄逼人的形势,国内百货企业发展成了一个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    
  “不发展等死,发展找死”,已近乎成为中国百货业的咒语。过去多少百货企业不是自行消亡,就是被别人吃掉。今后,在越演越烈的并购潮中,不发展更是前途叵测。而要发展,又有多少壮士悲歌。不发展可能会等死,发展就一定找死吗?如何打破这一咒语,有没有打破咒语的魔棒?笔者认为,魔棒就是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就要研究和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做大与做强的关系
  做大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做强是做大的基础,做长才是最终目的。努力做大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做强。否则,大则大了,却不长久。一个企业要发展,首先必须具备“六强”的发展基础。这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要强,系统管理要强,门店经营要强,服务能力要强,品牌号召力要强,危机处理能力要强。没有这些,就没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就不具备发展的条件。   
  同时,在具备了这些“强”的条件后,还必须要科学发展、谨慎发展,做强每一个新门店。否则,仍然逃脱不了“找死”的命运。因此,发展必须制定正确的拓展战略,明确发展定位,制定严格的网点发展条件。拓展每一个新网点,都要下足功夫。要下功夫进行市场调研,品牌商品要跟得上,人力资源要跟得上,使每一个网点都能健康发展。
  全国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这里说的全国发展,是以全国市场为战略,而不仅仅是偶尔在其他区域开一二个店。一定规模的百货企业在发展中,必然要面临是否拓展全国市场的问题。这是由于百货门店的规模化、殿堂化、个性化特点,决定了其网点资源的稀缺性。城市核心商圈的网点资源有限,企业要放开眼界,扩大视野,在区域之外寻找网点。但是,百货业的
发展,又受到区域文化的限制、地域公共关系的限制和品牌分区代理的限制。面临许多制肘,一家全国最大的零售集团曾经以跻身世界500强为目标,以全国拓展为战略。但是,经过几年的拼搏,又调整为以区域发展为重点,个中变化令人深思。   
  笔者认为,百货业首先要以区域发展为重点。目前,不论是大连大商、上海百联,还是重庆百货、武商百货,全国知名的大型百货零售集团均是区域的龙头企业。广百也是以珠三角为重点,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发展。一是区域发展空间巨大。不仅区域中心城市的次核心商圈尚有空间,次中心城市的核心商圈有空间,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空间更大。二是区域品牌号召力辐射性强。由于大部分品牌实行区域代理,区域品牌的资源共享性强,新店培育期的承受能力强,因此区域发展在品牌招商上往往是事半功倍。三是市场环境好。外地扩展,往往受到本土商业的挤压,缺乏公共关系的支持,而这些在区域发展都不存在。但是,当身边的“田”开好种好时,当然要开拓远处的“荒”。当区域做强时,就应该向全国发展,甚至向全球发展。当然,区域发展为重点,并不排除放弃全国市场出现的机会,只是这种机会必须是条件好、把握大时方可出击。
  业务经营与资本发展的关系
  传统的百货业发展,只是业务经营的发展,即自开门店、连锁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资本运营越来越摆到企业的日程上来。目前,有的投资企业已经渗透到百货业里,而百货业也开始通过运营资本进行扩张,百货零售业之间的并购不断升级。作为百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一是就全国市场而言,有些百货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不好,而由于百货业资源的稀缺,这些门店位置和物业价值犹在,存在资本运营的机会和市场;二是通过资本运营进行百货业并购,由于现有门店在经营中已经形成了消费者认知度、市场定位的适应度,因而可以避免新拓展市场的前期风险;三是通过资本运营进行百货业并购,是百货业发展的快速通道。  
  但是,进行资本运营必须以经营业务的发展为基础和着眼点,不能盲目进行并购。为此,并购要把握“七条准则”,即:不仅要关注资产状况,更要关注经营潜力;不仅要关注收购价格是否便宜,更要关注项目是否具备升值空间;不仅要关注被并购项目,更要关注并购对自身系统的价值;不仅要关注项目现有品牌资源状况,更要关注收购后的品牌号召力;不仅要关注门店网络的销售规模,更要关注利润特别是净现金流状况;不仅要关注资产和经营,更要关注核心团队的素质和文化;不仅要关注并购前和并购中的工作,更要关注并购后的打造与提升。
  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要规模已成为许多百货业以及其他零售业的目标。这是因为:一、规模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升企业的行业地位;二、可以为城市的GDP做贡献;三、提升毛利率困难,做大规模相对容易。  
  那么,百货业到底应不应该要规模?勿庸置疑,百货业要规模,而且要通过外延发展扩大规模,并要通过内延提升扩大规模。有了销售规模,利润相对也会增长。但是,也决不能轻视效益,更不能只追求规模而忽略效益。否则,没有效益的规模,就如同流沙上的建筑,迟早会垮。盈利永远是企业第一位的目标。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益,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防止片面追求规模,应努力做到“三要三不要”:第一,要靠品牌和服务营销,不要“杀鸡取卵”打价格战。一些企业长期打价格战,“买100送100”,负担转嫁厂家,对百货业犹如杀鸡取卵。一定要以顾客为中心,不断研究满足顾客的需求变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健康促销,以获取顾客忠诚度为目标,打品牌战和服务战。第二,要精细化管理,不要“刀耕火种”粗放型经营。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流程管理,抓好成本管理,向成本要效益。不能只看销售热火朝天,不管成本是高是低。第三,要在内延创新、提高毛利率上下功夫,不要只是“二房东收租”。百货业由自我经营转变到现在的专柜联营,是一个时代的创新。但市场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如何开发自有品牌,如何加大自购营销,如何拓展网络销售,是难度较大但也是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模式,需要认真研究。
百货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
  百货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是百货业发展与提升的重要因素,是百货业打破“咒语”的重要支撑点。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是一个百货企业竞争力强的表现。没有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百货业根本谈不上良好的发展,更不可能做强做大。当前,从全国百货业的情况看,确实和供应商关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供应商进出场存在一定的“黑箱”或“灰箱”操作,未能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和机制;二是百货企业只注重自身利益,或轻视供应商利益,“苛捐杂税”过重;三是一线销售主力员工———促销员归供应商管理,与百货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不同步,服务水平提升受限制;四是多数供应商和百货业未形成战略联盟,整体合力被削弱。  
  为了正确处理和供应商的关系,实现双赢局面,应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强化两个观念,即:供应商是在为我们赚钱的观念,树立要像为顾客服务一样为供应商服务的观念;二是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供应商管理机制,供应商的进出场和位置调整,以销售业绩说话,以对商场的贡献说话;三是从双赢出发,建立合理规范的商场促销、各种店庆费用承担制度,防止盲目性、随意性;四是建立促销员双重管理机制,兼顾供应商和百货业双方利益,共同协商对促销员待遇和培训的管理,努力提升促销员的素质,增强一线销售力;五是和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共同研究市场,共同开发市场,共同向外扩张。
  社会责任和股东利益的关系
  从承担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最大化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股东利益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为此,美国曾发生激烈的争论。笔者认为,百货企业是经营性企业,具有经济属性,营利是企业股东的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股东的必然要求。而不追求利润,不对股东负责,企业就会萎缩甚至消亡。因此,追求盈利,对股东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企业和社会是分不开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各种社会关系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或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企业回报社会实际上也是在为企业创造更长远发展的条件,赢得社会资源,从根本上维护了股东利益。  
  固然,企业通过盈利,通过提供就业机会也是创造社会价值。但是仅此还是不够的。百货零售业是通过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来取得效益的,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能否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能否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赞誉,是企业能否取得效益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赞誉,就是一种社会责任。这种赞誉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你对待广大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对待社会的态度和行为。这里包括:保证商品质量,提供安全购物环境,支持环保要求,依法缴纳税金,为社区建设承担一定的义务,在社会面临突发事件等危机时能否和社会共同面对,等等。这些有的是企业盈利直接需要的,有的是间接需要的。有些行为可能从微观和短期来看,企业会增加一些费用,减少一些股东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则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
  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激烈市场竞争导演着无数的悲喜剧,而造成这些企业悲喜剧的根本动因说到底是企业文化。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不追求发展也好,盲目发展也好,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一些发展健康良好的百货企业,无一不是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广百这几年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得到了一些体会。广百建立了以“责任”为核心的“五色文化体系”,即:    
  一是打造紫色系统———以科学创新发展的思想推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充满激情的红色和代表冷静的蓝色调合一体,形成执着的紫色,以科学、创新去争取高贵与财富。集团“下功夫做强、科学地做大、立足于做长”的三句话方针,科学的市场调研手段,严谨的项目论证和决策机制,使科学发展成为广百文化的内涵。  
  二是打造红色系统———以竭尽全力的精神打造无往不胜的团队。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团队象沸腾的钢水,充满燃烧的激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人只是尽力而为不行,必须竭尽全力。各项工作必须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三是打造蓝色系统———以讲真话、讲实话的作风营造企业求真务实的风气。我们倡导讲真话、讲实话,首先领导要愿意听真话、听实话,反对看脸色、顺杆爬,从而使企业象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形成一个明净、透彻的干事环境。  
  四是打造绿色系统———以“人才希望工程”打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和大学共同成立“广百商学院”,为企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公道正派的用人机制,坚持“英雄不问出处”,“用人不拘一格”,使每一个具有潜力的员工充满希望,使企业象绿色的春天,充满生机。  
  五是打造橙色系统———以春暖人间的尊重、理解、关爱来培育企业的凝聚力。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员工感受到象橙色一样的温暖和温情。我们树立“企业对员工好,员工就会对顾客好”、“只有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度,员工对企业才有忠诚度”的理念。强调尊重员工,要像尊重自己的长辈和领导一样;理解员工,要像理解自己一样;关心员工,要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通过努力,要使企业成为员工不断成长的熔炉,建功立业的平台,安身立命的归宿。  
  市场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百货是一门上不完的课。我们将更加认真学习,为百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录入:mp031

上一篇:分析我国零售业与沃尔玛"四不同"

下一篇:看广州建材超市染指装潢 穗建材超市业态愈趋成熟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