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产业要面临怎样陷阱?
[日期:2009-04-03 ]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
|
随着东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土地价格提升,以气候、土壤和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要素的茶叶产业,正逐渐向中西部省区转移。记者近日在广西、云南等地采访时发现,作为一种产业转移必然趋势的"东茶西移"现象,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为破解中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性,但如果中西部省区无法在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中提升产业品质,中国茶产业“做强”将仍然是一个梦想。
茶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对土地、气候、环境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近年来,东部发达省区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由于面临很大的土地增殖压力、劳动力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原有茶园面积逐步萎缩,低山茶园种植面积衰减尤其迅速。前来西南地区收购茶叶的茶商徐君绮说:“由于害怕污染,浙江、福建等省份茶农几乎完全放弃了低山茶园,茶园面积减少,茶产量自然迅速减少,我们茶商才迫不得已外出采购中低档茶叶。”
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茶园面积迅速减少,同时也就意味着东部省份逐步退出长期以来牢牢占据中低档茶叶市场。
广西将军峰茶叶公司副总经理黄红忠说:“这是茶叶自身的生产规律使然,中低档茶叶必须走从产量要利润的道路,高档茶叶则必须走精益求精的高利润道路。”高山茶园的主要特点是:品质好,口感好,但产量有限,采摘时间短,上市时间有限。中低档茶叶特点则恰恰相反:口感品质不如高档茶叶,但新茶上市时间早,采摘时间长。
“东茶西移”为中西部省区发展茶产业带来了巨大空间。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南相继确定“打造中国产茶强省”的目标,气候、土壤环境较好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则树立了“营造中国茶叶大省”的方向,不少县乡纷纷瞄准这一机遇,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
广西昭平县政府茶叶办主任吴标算了这样一笔帐:种茶头两年每亩地至少投入1000元,第三年产新茶后就能实现收支平衡,第四年每亩地纯利润500元左右,第五年往后只要坚持科学护理,每年每亩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茶园生产周期很长,基本上在60年以上,就昭平这样的中西部县城而言完全是一个百年产业。”
然而,不少专家指出,在“东茶西移”的恢宏气势下,中国茶发展仍面临不少“产业陷阱”。如果不能有效规避这些陷阱,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空话一句。
“陷阱”之一:重规模轻质量,重扩大轻养护,难以从生产源头上把握茶叶品质。
与东部发达省区相比,中西部省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茶园面积迅猛扩大,但茶园单产量较低。广西昭平县是近年刚刚崛起的产茶大县,2004年全县有茶园3300多公顷,无公害茶园1600公顷,年产干茶3000多吨,茶叶种植面积在广西位居第二。但全县鲜茶平均单产只有4.69吨/公顷,平均产值只有15553元/公顷,与浙江平均单产25000元/公顷相比,差距很大。拥有全国第一种植面积、第三产量的云南茶,全省茶园亩均产茶39.1公斤,比全国水平低13.6公斤,每公斤均价不到10元钱,远低于其他省区18.5元/公斤的平均水平。
来自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消息称,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遭遇严重“绿色壁垒”,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订的更严格和更广泛之标准,正导致中国茶叶出口明显下降。目前,欧盟标准中涉及禁用农药已达134种,欧盟、美国、加拿大已将有害微生物限量标准作为试验项目,不久将来将会增加新检测项目。尽管随着中国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在茶叶生产中禁用、停用一大批剧毒、高残留农药,中国茶叶农药残留状况明显好转。茶叶中铅含量超标、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黄曲霉素等感染细菌超标的现象仍比较普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重规模轻质量,重扩大面积轻后期养护使中西部省区茶园面积迅猛扩展中的最大隐忧。云南、贵州、广西一些县乡的茶农,在投入资金开辟茶园后,存在着“靠天吃饭”的心理,很少对茶园进行科学管护,超标农药、化肥的使用令人吃惊。
2004年广西茶王何玉开说:“昭平县每年25%的速度扩种茶园,不靠肥料农药,靠的是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我知道西南一些乡镇全靠化肥农药堆砌起茶园,这样下去肯定会毁了自己的名声,砸离自己的饭碗。”
“陷阱”之二:种植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缺少整个产业发展的“脊梁骨”龙头企业。
被业内人士誉为“半个茶博士”的昭平县县长刘中奇告诉记者,近年来昭平茶叶种植面积以年均25%的速度扩张,迅猛势头在中西部县乡中名列前茅。但分散经营状况依然十分突出,多数乡镇农户经营的茶园面积不过2-3亩,大面积连片开发的茶园数量很少。
目前我国茶叶产值约为70亿元,但有6.7万家茶叶初制厂,每家茶厂加工量不足10吨,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陈旧落后,工艺粗糙,管理水平低下。大量的乡镇、个体小茶厂大多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原料的收购、成品的加工、质量等级检验等重要环节中,往往随意降低标准要求。这类“企业”收购茶叶原料时无任何农药残留检验技术、手段和方法,绝大部分“企业”收购时只是靠鼻子闻一闻,缺少科学的定量化的手段。
产供销脱节现象严重。昭平县目前有70多家茶厂,十多个品牌,年总加工能力1980吨,每个茶厂加工能力近30吨。这种水平的加工能力在中西部省区是难能可贵的。云南有茶叶初制所3000多个,独立法人茶叶企业309个,中小企业约占98%。多数企业靠生产、销售普通毛茶维持经营,一些中小企业每年加工的茶叶甚至还不到10吨。
市场建设滞后,市场流通不畅。浙江茶园总面积202万亩,总产量12.5万多吨,茶叶农业产值33.7亿元;福建茶园总面积200万亩,总产量14.3万吨,茶叶农业产值18.8亿元;“后起之秀”湖北省茶园总面积仅180万亩,总产量8.2万吨,茶叶农业产值却高达12亿元。相比之下,茶园面积全国第一的云南,茶叶产值却少得可怜。这些省份茶叶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对茶叶专业市场建设的高度重视,得益于茶叶活跃、市场流通顺畅。
“陷阱”之三:重前期采摘,轻后期营销,“贴牌”让产业链无法延伸。
作为广西第二产茶大县的昭平县,其目标是在2005年茶园面积4000公顷,年产干茶3500吨,2008年茶园面积8000公顷,年产干茶10000吨,总产值3.7亿元,到2015年实现全县茶园面积13330公顷,年产干茶18000吨,总产值7亿元以上。但记者接触的不少专家认为,制约昭平茶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恰恰是缺少品牌意识和营销理念。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茶商承认:昭平茶比同纬度地区的其他茶叶早上市20-25天,茶叶品质好,色泽鲜嫩,口感香甜,在业内有口皆碑。但他们同时遗憾地表示:昭平茶最缺少叫得响的品牌,10个获得各种奖项的牌子,还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深入人心。
吴标告诉记者,不少茶商采取的方式是集中采购、到销区后才分别包装,贴的是江浙福建一带的标志,用的是昭平茶叶。这种“贴牌”使70%以上的利润被中间商拿走,生产区只能赢得不到30%的利润。
“陷阱”之四:品种单一,不懂求变求新,缺少持续发展内在支撑力。
浙江大学博士吴明祥认为,“一招鲜,吃遍天”是中西部省区产业发展中最普遍的心态,但这种心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不堪一击。江西茶商周维项做了这样一番比较:凌云县茶叶最初发展几年势头也非常迅猛,但近年来品质趋同情况严重,茶叶品质下滑厉害。他说:“我们茶商最喜欢不断推出新品的产区,从生物学上看推陈出新有利于茶园抵御病虫害侵袭,消费者也比较喜欢尝试新品种。如果连续几年茶叶色泽、香味、外形不变,也就缺少了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东西,茶商当然不会前往继续采购茶叶。”
录入:mp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