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之汤是豫菜的灵魂
[日期:2008-10-13 ]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
|
留心食局,总会发现一些怪事。
全国电视烹饪擂台赛上,一豫厨与一外省厨师对垒。主持人问豫厨做的什么菜,答:“豫菜。”又问外省厨师,知道豫菜吗?此公脸露不屑答:“没听说过。”电视机前的我,闻言很是不爽。因他所在的省,原本无菜,是得了北宋开封菜之力才发展起来。这是标准的数典忘祖,只知蛋好,不知有鸡。
外省人夜郎自大,少见多怪,也就罢了。又闻本省有“品位”人士在饭局上总结道:“河南菜就是杂烩菜、发面馍。”身为豫人而不知豫菜,且出此颟顸刚愎之论,纷纷然流于坊间,以讹传讹,自毁声誉,简直是岂有此理。
然而,类似的事似乎还在发生。
譬如,一说到“河南的汤”,便只是胡辣汤羊肉汤,正像那个买椟还珠的哥们儿,将盒子搂在怀里逢人便夸,把真正的珍宝弃若不见。隆冬时节,这几种“河南的汤”喝起来确实热热乎乎,可是“河南的汤”的精髓,也确确实实不在这胡辣汤羊肉汤里。
杀一只鸡而没有把它做好,这只鸡是白死了。
读一篇写“河南的汤”的文章,发现把“河南的汤”都说成稀饭肉汤之类,不免也有些隔靴搔痒的不爽。
寻常所说所喝的汤,其实非汤,而是羹,即由各种荤素原料烹制成的流状饮品。古代食制,饮食有饭、膳、酒、馐之别,羹即是馐的一种,肉羹以鼎煮成,素羹以鬲烹就。惩羹吹齑、尘饭涂羹、残羹冷炙之类成语就由此而来。汤在古代,却与吃喝无关,只是洗面洗脚的热水。固若金汤、赴汤蹈火、扬汤止沸所指皆热水也。
因为风马牛不相及,古时“羹”、“汤”决不混用。迟至魏晋,在曹植的《七步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仍然羹是羹、汤是汤。到了唐宋,羹汤开始并称互指。“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这是中唐诗人的诗句。在一些笔记里,记载有苏东坡教一位徐姓朋友烹饪荠菜羹的掌故。苏东坡、秦少游去访佛印和尚,佛印曾留饮自制的“若般汤”。此时的“羹汤”,已接近今日我们常喝的汤类饮品。
论说中国烹饪,断不能绕开北宋。赵匡胤兄弟结束五代十国割据局面,悉收两广吴越之地,大大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和开发。在烹饪文化上造成的一个重大影响是,北宋中后期,海味大举入汴,中原烹饪开始大规模使用鲍鱼、鱼翅等所谓“南料”来丰富菜肴品种。在品尝了这些来自南中国海的奇异海味珍品后,欧阳修曾专门写诗大加赞赏。北宋前期,海味还是新生事物,宫中饮食仍以羊肉为主。宋仁宗深夜腹饥,尚要传太监送来羊肉串解饿。到徽宗大观、宣和年间,南料北烹普及民间,海味早成市肆间“家常菜”了。
但这些海错奇珍要么寡淡无味,要么大腥大膻,要么坚如顽石,不加烹制调味,根本无法入口。在没有味精、鸡精,更无鲍汁、汤皇的时代,如何能够“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呢?这就全靠一锅好汤。即选用新鲜味美、营养丰富的原料(多是鸡、鸭、猪肘、火腿之类)入锅熬制,取其精华而形成香浓味鲜的汤汁,再以之为菜肴调味。熬制鲜汤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加热,这对烹饪器具和燃料提出了新要求。北宋时期,冶铁、采煤数量均数倍于唐,铁器广泛用作烹饪器具,煤炭普遍用作烹饪燃料,这为制汤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套制作鲜汤的技术,河南叫吊汤,传到广东后,粤人叫汤锅。
因熬制方法的不同,这类专门用来调味的鲜汤分为奶汤、清汤两种。奶汤熬制时火候先旺后中,汤面始终保持沸腾,直到汤汁呈奶白色为止。奶汤多以调制烧、扒、煨、焖等类菜肴为主,用途广泛。熬制清汤时,先用大火烧开,沸后立即改为小火,保持汤面微开冒菊花泡,一般耗时超过4小时。熬好后,用细白纱布滤去渣滓。再用鸡肉剁成蓉泥,适当加入葱姜末、料酒和少许清水拌匀,渗出血水后,倒入汤中,继续加热熬制。汤内残留细微渣滓被鸡蓉吸附,受热后浮出汤面粘结在一起,用勺子撇净,即成清澈如水、鲜美异常的清汤。最后加入鸡蓉的这道工序,称为套汤。清汤工序复杂,造价高昂,多用于燕窝、鱼翅、鲍鱼之类名贵原料的烹制。
汤是豫菜的灵魂,制汤技术是豫菜厨师的核心技术之一。历史上,豫菜馆子都有“无汤关门”的传统,即当日准备的鲜汤一旦用完,立即关门打烊,不再制售菜品。由此足见汤在豫菜烹饪中的地位。此法流传至今,代代豫厨奉若圭臬,素有“唱戏的腔,河南的汤”之说。
讲究制汤的传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豫厨坚持得非常好。改革开放以后,味精、鸡精漫天飞舞,鲍汁、汤皇层出不穷,为了追求出菜速度、新潮口味,也为了省事,一些年轻的豫厨丢掉了这个好传统,转而迷信那些化学制品。紧跟着,广东的小瓦罐、江西的大瓦罐竞相拥入河南。于是乎,“河南的汤”仿佛就变成了广东煲仔靓汤、江西瓦缸煨汤。于是乎,“河南的汤”仿佛就只剩下胡辣汤羊肉汤。
这,岂不是天大笑话!
录入:mp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