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份星巴克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了 地区的第一家店,至今我们已经开设了38家,到本月中旬应该有40家店,星巴克发展的速度之所以这么快还是在选址的方面有一些自己的
经验。刚才我也听了倪先生发表的建议,其实倪先生举的五个案例,我想每一个都跟星巴克谈过,而且据我们所知现在唯一只有在西单会有星巴克的店,其他几个地点都没有,这可能也是正好是证实了倪先生关于遗产开发的误区,北京地产开发界的误区是这样一个情况。
星巴克其实选址的策略很简单,星巴克我们的定位就是第三生活空间,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家和办公室,中间还应该有一个地方可以提供大家休息、畅谈,包括来洽谈一些商务的环境,星巴克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就是这一点,这样的话我们在美国做的当然是很完善了,但是我们现在逐步的把这个理念引入了 ,第三生活空间对我们来讲是什么呢?以前在1999年星巴克没有开店一前,如果大家想谈一些事情会去哪里,是麦当劳、肯德基,可能不会去,去一些中餐馆,可能在用餐的时间去没有问题,但是非用餐时间去哪里?五星级酒店大堂的咖啡厅吗?可能这些确实是有很困惑的事情,而我们当时切入点也就是针对给客人能够提供一个洽谈的场所,这也限定了我们选址的一些理念,包括一些方法。
星巴克目前开的四十家店,其中有三十四家是在北京,六家在天津,大部分都是在高档的写字楼,高档的商场,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在高档的住宅区,还有一些旅游区,包括故宫,包括王府井,包括什刹海都有店,但是主要还是以写字楼和高档商场为主,这些地方对我们来讲,写字楼当然是针对白领,针对外企的一些外籍员工,而针对商场的是高档的商场一些购物群,这个我们想给客人,包括给所有的消费者能够提供一个在购物、休闲,包括在商务谈判中有一个坐的地方,我们所提供的服务很简单,只是咖啡,有一些糕点,有一些三明治,我们并不提供正餐,而且我们也不需要一些很复杂的设施,这样的话我们对物业的要求很简单,这样星巴克得以在一些五星级写字楼的大堂开店,因为我们在工程的要求非常简单,这是在座的开发商做商业地产的时候,不一定大而全,只要是定位很谨慎,能够符合商业地产所处的位置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三通四平,当然这是小区的理解了,如果说写字楼大堂也要通煤气,也要做一些餐饮,这都没有必要,我觉得是这样一个开发的理念。